【关注】提倡人文关怀 注重生存质量 尊享生命至上 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成立

时间:2021-01-18来源:本站浏览人数:1433

新闻背景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眼里最常见的疼痛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强烈关注。现如今,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有些慢性疼痛本身还是一种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而长期的局部疼痛会形成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症或中枢性疼痛,使普通的疼痛变得非常剧烈和难以治愈,致使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降低而诱发各种并发症,乃至致残或危及病人生命。长期疼痛不仅对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交功能造成严重打击,而且还对家庭及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1610954931(1).jpg

 大量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已经超过1亿人,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攀升。91%的国人有过疼痛的切肤体会;34%的人每周都会被身体疼痛所折磨。慢性疼痛危害非常大,有76%的身体疼痛患者因此而停止或丧失了部分兴趣和爱好,70%的人认为疼痛严重干扰睡眠质量,有九成以上疼痛的人伴有强烈的焦躁、焦虑、无奈感,乃至“痛不欲生”。特别是越来越多的肿瘤病人将长期带瘤生存,而如何让患者过上有质量的生活,缓解和祛除疼痛,对癌症病人和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惠及民生和文明进步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疼痛已经不必咬紧牙关、默默忍受,研究和控制好疼痛已成为医学界最大的人文关怀。为充分发挥省内技术优势,逐步提高慢性疼痛防治水平,为健康龙江作出积极贡献。1月16日,由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及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共同筹建的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宣布正式成立,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担任主任委员单位,同日还举办了线上学术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会长李显筑、黑龙江省医师学会疼痛分会会长刘金锋、黑龙江省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华成、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副主委秦续江等业内知名专家参加并在线上做专题报告。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骨外二疼痛科主任雷南伟当选为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来自全省13个地市的麻醉科、骨科、儿童康复科、发热门诊、妇产科、肾内科、肿瘤腹外科、中医针灸科、呼吸内科、康复科、疼痛科、老年病科、临床药学科、血液肿瘤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等近200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分享了疼痛领域的新经验、新成果。 

作为会议承办方之一,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党委书记闫松在讲话中,对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闫松书记介绍,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始终秉承和坚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为全市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结合当前形势以及临床疼痛的难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展优质医疗服务的范围和内涵。此次疼痛专业委员会的成立,预示着将进一步加强行业规范,促进疼痛治疗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从而为龙江百姓健康带来福音。医院承诺协调全院与慢性疼痛相关学科,集中全部优势资源,为疼痛专业委员会提供科研、试点、培训等全方位支持,将“中西医结合慢性疼痛全病程管理黑龙江方案”落到实处,为省内疼痛学科及基层医院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会长李显筑教授在讲话中深刻剖析说,随着“白发浪潮”的到来和加剧,我国慢性疼痛患者数量已突破1亿人,而且每年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刷新。李显筑教授介绍:临床上,疼痛病例包括癌性疼痛、骨关节退化性疾病、神经肌肉性疾病等,由此引发的疼痛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国当前对慢性疼痛临床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慢性疼痛的医疗尚缺乏系统、科学、有效的管理路径,致使慢性疼痛诊治中出现了大量过度治疗或无效治疗。这一结果提示我们,慢性疼痛一味追求治标的方法是偏颇的,应该采取科普、预防、诊治、康复等一系列中西医结合的慢性疼痛全病程管理方法和手段,尽快走上以预防和早期干预为主的轨道上来。 

首任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会长、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骨外二疼痛科主任雷南伟表示,此次疼痛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和办会宗旨,认真贯彻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的要求,全体委员将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重大研究课题和研究论文发表方面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同时在完善和落实“中西医结合慢性疼痛病全病程管理黑龙江方案”中,坚持“四阶段”原则,即第一阶段:预防,利用中医保健食品、中医药预防疼痛发生;第二阶段:早期干预,利用按摩、理疗、针灸、中药等中医药技术遏制疼痛的早期症状,避免转入慢性疼痛;第三阶段:慢性疼痛治疗,将中西医结合起来,解除慢性疼痛;第四阶段:康复,利用中医药促进慢性疼痛患者的转归和减少复发。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骨外二疼痛科自成立以来,以阶梯化治疗颈肩腰腿痛等脊柱关节的慢性疼痛为专业特点,兼顾脊柱及四肢的各类创伤骨折的手术治疗。坚持以恢复脊柱及关节的生物力学为根本,以平衡脊柱关节的软组织为手段。其中,通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臭氧胶原酶溶核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多种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三叉神经痛);温热密集型银质针治疗各种脊柱关节源性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等方面均有明显疗效。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将以此次疼痛专业委员会成立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积极投身到疼痛防治工作中。为提高我省疼痛学科防治水平,造福广大疼痛患者,建设健康龙江、健康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什么是疼痛?

雷南伟主任介绍,早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类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人类寿命的逐步延长,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也在“水涨船高”,约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一生中均经历过慢性疼痛。雷南伟主任表示: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目前已成为除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外的又一重大健康问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群中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正时时遭受疼痛的折磨,其中半数的疼痛程度达到中度或重度,6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易受慢性疼痛所困扰,且随人均寿命延长而“水涨船高”。临床中,疼痛的种类非常之多,表现也各异。不过,大体上看,慢性疼痛可分为以下三大类,这三类疼痛犹如“软刀子割肉”,恰恰最折磨人。

一是颈肩腰腿痛:这是最常见的疼痛,主要包括骨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和腰痛等。

二是神经病理性疼痛:这几乎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疼痛,包括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疼起来要命”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及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三是癌痛:在新发癌症病人中,约有1/4伴有癌痛,75%的终末期患者会被癌痛折磨,但我国只有30-40%的癌症病人获得正规的抗痛治疗。

雷南伟主任强调,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不同人群对疼痛的反应不尽相同,但长期焦虑、精神压力大、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往往会放大疼痛的感受,加重疼痛的体验。所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规律的生活节奏,保持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不熬夜、不依赖电子产品,适当社交以及保持良好的体重,这些积极因素对于减少疼痛困扰均大有裨益。

新闻搜索

医院公告

广大市民朋友们,为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确保您的就诊安全,即日起,哈滨市第二医院门诊实行全面网上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望市民们周知。

>>查看详细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门诊/出诊

科室导航

科室导航

医院微信

医院微信

医院位置

医院位置